民国香烟怎么生产的(香烟是怎么生产的)

作者:admin 时间:23-03-10 阅读数:26人阅读

民国香烟怎么生产的?民国时期,中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当时的香烟产量非常低,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烟草行业,这样一来,国家的经济就可以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烟草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在1949年的时,中国烟草行业的销售额仅仅只有4亿元,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万亿元。可以说,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历史?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工商业,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北洋政府也无力消除制约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帝国主义经济势力,无力也无意改变束缚了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半封建土地制度。因此,中国民族工业依然面临先天不足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榨,中国民族工商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纺织、印染、面粉、榨油、制糖、制盐、卷烟、日用品等领域,发展很大,逐步获得了国内市场的优势,甚至畅销周边国家市场。但是,这一时期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重,日资也趁机蚕食西方列强退出的中国市场。

到了战后,特别是战争创伤初步治愈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和日本一起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民族工业再度受到打击,大量企业破产歇业,但此时中国民族工业已经有了一些资本积累,开始了重化工业的投资,并出现了永利宁等优秀企业。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后,中国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黄金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国家资本开始进入,开始加大对经济的控制权。这与国民党的政治理念有密切关系。随着关税等治外法权被废除,以及西方国家日益关注欧洲的紧张局势,中国民族工业不仅在轻纺等产业上站稳了脚跟,而且重化工业在国家垄断日深的同时也有了明显发展,建立了初步的轻武器弹药工业、铁道装备业、无线电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制药业、航空修造业、汽车修造业、化工设备修造业、纺织机械业等。

抗战爆发后,日本的侵略严重地毁坏了中国民族工业,但前往后方的民族工业则围绕抗战,积极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战时工业获得了明显发展,如枪炮弹药、被服军装、飞机维修、军事装备零件加工等。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族工商业本来有了一次全面振兴的机会,但全面内战和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彻底毁掉了这一历史机遇。随着国民党政府垮台,民国寿终正寝。

2、民国西天成六公分长白铜烟㶽价位?

市场价1000元左右。

您的这一个藏品,真品值钱的;真品行情一般喊价在1000元左右;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一定要好好保存!

3、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是怎样发迹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宋家其实没有什么太了不起。

宋嘉澍本来只是美国华侨收养的一个孩子,1877年在美国波士顿茶叶店担任学徒,当时才14岁。

由于养父不允许他读书,他一气之下逃上美国一艘政府军舰担任杂工,做了3年。后来他在北卡罗来纳接受洗礼,随后开始就读于神学院。

由于当时没有华人学习神学,学校给他免费就读。他在1885年从神学院毕业,第二年回国,成为了牧师。

由于当时华人牧师非常少,留学美国的牧师就更少,宋嘉澍就逐步有了名气。

而且,宋嘉澍是个外交大师,很快进入上流社会。

回国后第二年,她就去了倪桂珍为妻。倪桂珍是明代大儒徐光启的后代,家族在上海颇有地位,自己也是高中毕业生。由此,宋嘉澍的社会关系就更多了。

这段时期,宋嘉澍开始创办面粉厂,赚了很多钱。后来又开始刊印中文《圣经》,也颇有收入。

1894年,宋嘉澍认识了孙中山,不惜倾家荡产的支持革命。在革命成功以后,宋嘉澍就成为社会名人。二次革命以后,宋嘉澍也被暗杀,被迫逃到日本居住。

其实宋嘉澍去世的很早,在1918年就死了,年仅54岁。

而宋家之所以厉害,关键在于子女们。

宋嘉澍去世前,大女儿宋霭龄嫁给了山西首富孔祥熙,二女儿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三女儿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另外儿子宋子文曾经担任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等职务,能力超群。

这四个孩子,才是创造了宋家的辉煌。

1915年,22岁的宋庆龄要和49岁的孙中山结婚,其父宋嘉树暴跳如雷。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好兄弟竟然想认自己为父,他大叫大嚷道:“这完全不可能!”

就连一向贤良淑德、开明善良的母亲倪桂珍也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宋庆龄依然不管不顾,在女佣的帮助下跳窗逃出了家,回到日本跟孙中山完婚。

民国香烟怎么生产的(香烟是怎么生产的)

这场婚礼办得非常简单,出席者寥寥无几,很多国民党元老没有到场,可见他们反对和抗拒的态度。

毕竟,孙中山和宋嘉树是相识20年的亲密战友,宋嘉树倾尽家产支持民主革命事业,被孙中山称为中国革命的“隐君子”。就这关系,孙中山如何能迎娶小一辈的宋庆龄?这不是乱了辈分么。

宋家其他人也大多不同意,除了一个人,宋家大姐宋霭龄。甚至严格来说,宋霭龄是妹妹和孙中山的媒人。

1912年,宋霭龄被父亲推荐,担任孙中山秘书长达两年。因1414年9月要与孔祥熙结婚,才把妹妹宋庆龄推荐给了孙中山。

身为孙中山的秘书,她深知孙的个人魅力,也深知孙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个“举贤不避亲”颇有几分意外深长,说不定内心深处就打着这般主意。

我这可不是乱说,是以现实为依据推测。此时宋家人都表示反对,只有宋霭龄大力支持,还多次劝说家中的反对者,让宋家与孙中山和宋庆龄两夫妇关系回暖。

其实,宋嘉树和倪桂珍反对这门婚事,出发点各有不同。宋嘉树是接受不了好兄弟迎娶女儿的巨大冲击,倪桂珍则是忧心孙中山的身体,为女儿后半辈子考虑。

当然,这两位都是明理之人,也知道孙中山的为人,只是一时过不去这个坎。而在宋霭龄的助攻下,两人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

后来,夫妻二人还特地前往日本,为宋庆龄补上嫁妆:一套精致的藤木家具,绣着百字图案的被单,倪桂珍嫁人时穿过的绣服。

在我眼里,这件事非常重要,甚至成为宋家日后飞黄腾达,荣升“民国第一家族”的关键转折点。

在此之前,宋家是作为爱国企业家参与革命,出力甚多但没有实权和威望,“隐君子”中的“隐”这一字充分说明了问题。而与孙中山联姻后,却拥有了巨大的政治资本,正式登上了民国的历史舞台。

如果宋家此时与孙中山还存在嫌隙,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宋霭龄正是看到了这点,才积极撮合弥补宋家和孙中山的关系。

宋家能发迹崛起,有的人说是因为宋嘉树经商有道,又积极支持孙中山革命;有的人说是身为名臣徐光启后人的倪桂珍,利用家世为宋家早期打下了良好基础;还有的说是因为宋家家教良好,培育出大有出息的三子三女...

其实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宋家能起势混到民国四大家族的地步,绝对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里,大家往往习惯性遗忘“宋家三姐妹”的大姐宋霭龄。

实际上,宋霭龄发挥的作用大了去了。如果没有她,宋家也许依旧会显赫一方,但绝对到不了巅峰的地步。

宋庆龄曾在1942年这样评价她:

“假如大姐是个男人,蒋介石恐怕早就死了,她在十五年前就会统治中国。”

那么,除了撮合孙中山与宋庆龄之外,她还做了哪些事情助推宋家的发展?她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

权衡利弊的婚姻,与总统夫人的执念

生活中,爱情和面包怎么选择,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这就如同男人心中的红玫瑰和白月光,怎么选都会留下遗憾,拥有的不一定珍惜,却总是对失去的念念不忘。

可宋霭龄不是这样的人,她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面包。她的婚姻,完全是她权衡比例之下的选择。如果有的选,她一定会当总统夫人。

这依旧不是我瞎说,而是有事实依据。宋霭龄从小就很聪明,并且争强好胜。可当她第一次到美国时,竟然被美国海关无故扣留,监禁一个月之久。这件事一直不曾让她释怀。

后来,她姨夫温秉忠率领考察团来到美国,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待,她也顺势参加了接待会议。会上,她积极发言,就自己的经历质问美国的“民主”和待客之道,让罗斯福都无言以对,最后亲自赔礼道歉。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让宋霭龄名震美国,很多人记住了这个胆大的小女孩。甚至1910宋霭龄学成归国后,不少美国媒体还预言,她回国后必定成为总统夫人。

我相信,这些美国媒体的报道对宋霭龄是有影响的,以致于她后来自告奋勇去当孙中山的秘书。

可惜,宋霭龄精通5国语言,心机谋略不输当世豪雄,可就是长相差了一点。为了20万里铁路计划,她陪着孙中山到全国各地考察,还相伴孙中山两年,却依旧没擦出任何火花。

基于此,她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孔老夫子后人,当时的山西首富孔祥熙。当时孔祥熙在替中华革命党人筹集经费,两人多有往来。

宋霭龄对他的印象是“赚钱赚得很得法”“似乎天生有一种理财的本领”。而孔祥熙去年才丧偶,也正处于空窗期。两人一来二去,于1914年在日本横滨结婚。

嫁为人妇之后,宋霭龄不好再任孙中山秘书一职,她便推荐自己的妹妹宋庆龄顶上,最后还撮合了妹妹与孙中山的好事。

我看见有些文章说宋霭龄向孙中山求爱不成,结果自己妹妹却成功当上“第一夫人”,不由妒火中烧,积极阻扰两人的婚事。

这纯粹是小看了宋霭龄,把宋霭龄想成了一个为爱痴狂的小女人。她真是这样的人,何必推荐自己的妹妹接替秘书这一个贴身职位?

在我看来,宋霭龄对总统夫人有着执念,哪怕自己当不成,自己的妹妹当成也是好的。

支持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在宁汉对立时支持蒋介石

俗语有云: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宋霭龄肯定是这句话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她不仅支持了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也支持了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姻。与上次一样,老蒋和宋美龄的婚姻,宋家依旧是大多数人反对,而她选择了支持。

这次宋家大多数人反对也是有理有据的。

一来蒋介石此时有妻有妾,并且早年在上海滩跟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鬼混,经常在外花天酒地,私生活风评不佳;

二来1927年国民党内部爆发了宁汉对立事件,蒋介石于8月下野,前途暗淡;

三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了孙中山的革命遗训,让与孙中山关系良好的宋家人印象分大减。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宋庆龄,对于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为,她是深恶痛绝,多次写文在报纸上公开指责蒋介石。在她看来,蒋介石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必定不是良配。

可宋霭龄不一样,她虽然嫁给了孔祥熙,掌握巨大的财富,但此时正是中原板荡之时,各地军阀混战,没有枪杆子保护,再多的财富也守不住。

她的眼光非常毒辣,她知道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手里有兵权根本不慌,迟早要重掌大权。

于是,她积极撮合宋美龄和蒋介石的婚事,还多次与宋美龄谈话,给她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后来,蒋介石如愿娶到宋美龄,她出力良多。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蒋介石上位,她还帮助蒋介石拉拢自己的弟弟宋子文。孙中山在世时,宋子文是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堪称国民政府的财神爷,能量巨大。

但是宋子文十分不喜蒋介石,他觉得蒋介石读书太少、痞子气太浓,并导致了宋霭龄和宋庆龄的决裂。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当时是武汉国民政府的高层,还曾跑到南京劝蒋介石不要搞分裂。

后来蒋介石率军杀入上海,正在控制江浙财团的宋子文就被蒋介石给软禁了起来,两人矛盾不少。

后来多亏宋霭龄居中协调,蒋介石又娶了宋子文的妹妹宋美龄,有了亲家关系后,两人才得以修复关系,进一步开展合作。

蒋介石前妻《陈洁如回忆录》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是1927年蒋介石内忧外患,宋子文还扣留了他的军费。之后蒋介石出奇招邀请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进行了秘密商谈。

宋霭龄提出条件,只要蒋介石和妹妹宋美龄结婚,并在南京政府成立时任命孔祥熙为行政院长,宋子文为财政部长,她就去帮忙劝说宋子文。蒋介石全盘答应,果然之后宋子文就打了200万元。

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为蒋介石的上位也出了大力,1927年蒋介石被迫下野时,孔祥熙“苦心疏解,历时数月,极尽调护斡旋之力”,最后终于说通西北军老大冯玉祥,联合发出通电,呼吁宁汉“双方团结”,促使蒋介石重新上台。

可以说,蒋介石最终能走上权势巅峰,离不开与宋美龄的政治联姻。宋家也正是靠着蒋介石掌握的政权,获得了丰富回报。而促进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正是宋霭龄。无怪有学者指出:宋霭龄在幕后指挥全家,唯独宋庆龄不听她的指挥。

宋霭龄的私心,宋氏家族的垮台

宋霭龄城府极深,手腕高明,被人戏称为“民国一姐”。但是,后世对她的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宋霭龄私心极重。

前文说到,宋子文和蒋介石早有矛盾,虽然在宋霭龄的撮合下再次合作,但免不了磕磕碰碰。30年代初,两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而这次宋霭龄选择了袖手旁观。

因为此时孔祥熙羽翼渐丰,她又看上了财政部长这一可以疯狂捞钱的肥差。所以,她坐看弟弟愤而辞职,然后由自己丈夫孔祥熙接任职务。

第二,宋霭龄贪欲太盛。

宋霭龄家有多少财产?有学者估计过,至少有20-30亿美元左右(1950年)。可这些钱并不是她安安心心赚的,而是利用孔祥熙的权力套取国家经济机密,动用国库资金、徇私舞弊,不遗余力地大发国难财和榨取人民的血汗钱。

她最出名也是最令人诟病的便是1942年鲸吞美元公债案。当时美国为了支持中国抗战,提供了5亿美元借款,国民政府以这个钱发行美金债券。

结果她利用孔祥熙财政部长的权力,操作债券交易,从之中获取暴利115亿法币,折合5亿美元(当时美元与法币的兑换汇率为1:20)。这件事,连蒋介石也压不下来,担任财政部长11年之久的孔祥熙最后因此去职。

除了这件大事,在战时囤积居奇,低买高卖,从军火交易中获巨额回扣等等,发的都是国难财,赚的都是民脂民膏,堪称国蠹民贼。

第三,宋霭龄教子无方。

民国香烟怎么生产的(香烟是怎么生产的)

不同于其父其母宋嘉树和倪桂珍的良好教育,宋霭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一塌糊涂。大女儿孔令仪插足别人婚姻,二女儿孔令伟更是混世魔王,一言不合就掏枪射击,曾射杀执勤拦下她的交警。

长子孔令侃也不是个简单的,靠着父母侵吞中央信托局财产,终日花天酒地,豪赌成性。在蒋经国到上海打击投机倒把,查封扬子公司囤积一案中,狗急跳墙威胁蒋介石“向新闻界公布蒋宋两家在美国的财产”,脾气大得惊人。

只有老四孔令杰最低调,风评最好,给蒋介石当了10年外交官后,到美国成为了石油大亨。

综上所述,宋霭龄在后世的评价怎么可能好的了。甚至可以说,宋家的名声大多数都是她和孔令熙一家给搞臭的。在她的疯狂敛财下,宋家成也是她,败也是她。

1973年10月19日,宋霭龄在纽约长老会医院因癌症病故,享年84岁。《纽约时报》评价:

“这是一位在金融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妇女,是世界上少有的靠自己的精明手段敛财的最有钱的妇女,是介绍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的媒人,是宋家神话的创造者,是使宋家王朝掌权的设计者。”

的确,宋霭龄缔造了宋氏皇朝的传奇。可是让我评价总结,不过8个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民国宋氏家族特指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宋氏家族在当时有“民国第一家族”的荣称。宋查理有三儿三女,他们都在民国有着显赫的背景和影响力,那么宋氏家族是怎么发迹的呢?

宋氏家族的祖居原本在古路园村一个很小的村落中,而宋庆龄兄弟姐妹的父亲宋耀如原本不姓宋,而姓韩。当时宋耀如在离开家乡海南六年后,他曾经用英文写过几封信,在信中他都提到过自己的父亲名字叫韩鸿翼。

耀如是宋嘉树的字,本命韩教准。由于开始时韩教准家境贫寒,他在12岁时就漂洋过海前往美国投靠舅父为生。韩教准的舅父姓宋,他没有儿子于是舅父收养韩教准为义子,从此韩教准改姓为宋,名嘉树,别名教准。

宋嘉树改姓后加入了美国基督教,此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家族”。宋嘉树在改姓氏三年后前往波士顿,他在一家丝茶店当学徒;在这期间他们结识了一些美国留学的好友。

好友都奉劝宋嘉树去学校读书,打开知识的大门。但是舅父坚决反对,宋嘉树就偷偷跑到了停泊在波士顿的一艘政府缉私船上。或许是应为宋嘉树年轻胆大,并一心想独立创业感动了船长,船长不但没有惩罚他还让他在船上做杂役。

此后,宋嘉树跟随船长来到了美国南方的北卡罗来纳州,并结识了当地教堂的牧师。1880年,宋嘉树接受了极度洗礼,从此被人们称为宋查理。之后宋嘉树进入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学习,一年后转学到范德堡大学神学院。

1885年,宋嘉树回国后在苏州上海等地传教,并执教于教会学校。胡适还曾是宋嘉树的学生,两年后宋嘉树在上海创办美华印书馆,印行中文本《圣经》,并参与创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还兼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

宋嘉树在上海一边传教一边兴办实业,他还结识了孙文等人,宋嘉树强烈支持革命,追随孙中山20余年。宋氏家族也正是在宋嘉树的一点一滴积累中逐渐壮大,并在上海乃至整个民国名声显赫。

4、古人出门携带的火折子,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火折子”在古代是一种非常昂贵的东西,它是古代人为了解决在野外生存中,火石等打火物受潮或者就是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打不着“火”。

为此,研制出来了“火折子”,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火在没有氧的情况下,不会燃烧,遇到氧一个火星都可以让燃烧物快速的燃烧。

民国香烟怎么生产的(香烟是怎么生产的)

“火折子”有一个外壳,金属的,内部放置燃烧的芯,有一种类似灯芯的用油侵泡后风干,外面包裹磷等一系列易燃物。在点燃“火折子”就像点燃一根烟,把它放进一个金属容器内,低氧保持火不灭。

一旦需要火的时候,打开盖子,用嘴吹,给它增加氧气接触,它会很快的点燃,火折子的保持火种的时间根据火折子芯的长短不一,保持的时间不同。

对于遇到火星迅速燃烧与磷,油松油,桐油,以及酒精等一系列的容易然的东西,这些东西挥发份都感觉比较高。

很多古装剧里,都会出现一个情景,那就是需要点火的时候,剧中人物就会拿出一个小竹筒一样的玩意儿,拿掉盖子吹几下或者甩几下,就会有火苗出现,而这就是火折子。

在没有火柴跟打火机的时代,火折子是东方的一种取火科技产品,而这玩意儿还并非是一次性产品,是能够多次重复利用的,充满着古代人的智慧。

最早的取火方式,就是钻木取火跟用火石摩擦点火,人类在学会用火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其实点火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不管是摩擦起火还是打火石,都挺费劲。

相信很多人都试验过自己钻木取火,那真是搓得胳膊要断,也就弄出点炭屑而已。

由于钻木取火太麻烦,人们还是用打火石,尽管还是不方便,但比钻木头要好些。

从先秦到秦汉魏晋时期,打火石一直都是咱们的祖先最主要的取火方式,主要的工具就是燧石也就是打火石,后来出现了金属制成的火镰。

南北朝时期,北魏宫廷之中的一位侍女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取火工具,也就是火折子,这玩意儿的构造极其巧妙,而且容易携带,可以直接产生火源。

火折子通常是用松木、柏木等制成,削成小棍,然后外层裹上厚厚的硫磺。

当然,为了更加方便,还需要加入磷粉这样燃点很低的东西,作为引火的物品。

一般火折子做好以后,要将其用土纸卷起来,再点燃,迅速插进竹筒当中,这个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火苗明火就会消失,只剩下一点点火星,这就要把盖子封住。

众所周知,燃烧是需要充足的氧气参与的,如果在封闭的空间之内,火苗很难烧起来,而古人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将火苗进行保存。

火折子里面,储存的就是火源,如果要用,就打开竹筒,对着里面猛吹。

因为接触到了足够的氧气,这个时候竹筒当中微弱的火源就会将硫磺等点燃,重新烧起来。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的火折子越来越精巧,人们用棉花、纸张等物品做出了更好更安全的火折子而这就是利用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加上火源就可以燃烧的原理。

火折子跟现在的火柴、打火机等有个很大的根本上的不同,那就是火折子之中,原本就存在着火源,并非是后来点燃,而是事先就燃烧好了的。

所谓用火折子,只是让氧气进入,让火折子里面的火源燃烧。

火星子在竹筒之内,因为没有足够氧气,只能处于半燃烧半熄灭的状态下。

以前的火折子其实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不能受潮,也不能把盖子盖太紧,也不能时间太长不用,这些都会让火折子里面的火源熄灭,那火折子就会失去功用。

5、民国上海青帮是怎么样形成的?

青帮历史还是比较久远的,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就已经发轫,当时清廷兴办水路粮运,一群水工、舵工以无为教为基础,聚在一起结成漕运团体,后发展壮大为青帮。

早年,青帮也称为安清会,安清为“庵亲”转化而来,全称是“庵堂的道亲”,源自于无为教。后来,成员都以青色布巾扎头,改称为青帮,也有人称之为漕帮。

青帮组织严密,规矩复杂。除了繁杂的“开香堂”仪式,还有必须熟记切口隐语、形同父子的师徒制等等。江湖上有“青帮一条线”之说,加入青帮并非易事,颇有门槛。

为提高组织的严密性,形成了24字的排辈顺序: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性,元明兴礼,大通悟觉。青帮世代传承,到了民国时期,辈分为“大通悟觉”四字。最大的“大”字辈仅有17个人,蒋介石的拜把兄弟陈其美,和袁世凯的儿子袁定文就是“大”字辈的大头目。而著名的上海青帮三大亨杜月笙和张啸林都是“悟”字辈,只有黄金荣独辟蹊径,不守规矩,自称“天”字辈。

雍正和乾隆期间,青帮受到多次打击、整顿,但他们也没有一味强调反清复明,所以也曾被朝廷收拢,负责漕运事务。

清末时期,为借助帮会的力量反清,革命党渗透入青帮,使青帮成为一股进步势力,对革命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蒋介石也是青帮的一员,在他掌管天下后,对一帮青帮头目大加提携。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分别出任总司令部顾问、军委会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这段时间,青帮发展迅速,势力空前强大。

加入其中的涵盖各行各业,包括工人、知识分子以及资产阶级等,青帮成为民国第一帮。陈独秀撰文道:“上海社会是哪一种人最有势力?从表面上看开,政治的、经济的大权不用说都在西洋人手里,但社会底下却不尽然。大 部分工厂劳动者,全部搬运夫,大部分巡捕,全部包打听,这一批活动力很强的市民都在青帮支配之下。”

不过,由于收徒匆匆忙忙,急于传承烟火,许多规矩受到破坏,愈加鱼龙混杂。他们显示出了帮会和官府勾结后最丑陋的一面:疯狂镇压进步人士、对各个行业敲诈勒索、大搞走私等非法行为。由于蒋介石庇护,青帮无孔不入,无恶不作。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后,青帮也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得不退出大陆地区转到港台和海外。如今,青帮依然在这些地方依然存在,只是相比当年的呼风唤雨,早已日薄西山,无限落寞。

韦小宝